NAS 媒体库资源归集、整理自动化工具。本软件的初衷是实现影视资源的自动化管理,释放双手、聚焦观影。需要有良好的网络环境及私有站点才能获得较好的使用体验。
- 资源检索和订阅
站点 RSS 聚合,想看的加入订阅,资源自动实时追新。
通过微信、Telegram 或者 WEB 界面聚合资源搜索下载,最新热门资源一键搜索或者订阅。
与豆瓣联动,在豆瓣中标记想看后台自动检索下载,未出全的自动加入订阅。
-
媒体库整理
监控下载软件,下载完成后自动识别真实名称,硬链接到媒体库并重命名。
对目录进行监控,文件变化时自动识别媒体信息硬链接到媒体库并重命名。
解决保种与媒体库整理冲突的问题,专为中文环境优化,支持国产剧集和动漫,重命名准确率高,改名后 Emby/Jellyfin/Plex 100% 搜刮。
-
站点养护
全面的站点数据统计,实时监测你的站点流量情况。
全自动化托管养站,支持远程下载器。
站点每日自动登录保号。
-
消息服务
支持 ServerChan、微信、Telegram、Bark、PushPlus、爱语飞飞等图文消息通知
支持通过微信、Telegram 远程控制订阅和下载。
Emby/Jellyfin/Plex 播放状态通知。
对于我们使用NAS的玩家来说,当我们在互联网上观看一部自己需要的影视可能会需要经历这么几个步骤:首先需要在资源站寻找资源,找到之后再下载资源,下载之后为了拥有好看的海报墙以及外网观看,我们需要使用媒体工具对下载的资源进行搜刮和整理,然后好不容易下载到NAS中的高清蓝光资源发现没有中文字幕,还要继续在互联网上找匹配的字幕再观看,同时,有PT的小伙伴还要考虑下载资源的保种问题等。
如果按照常规,这一系列的操作如果一个个的来其实还是非常繁琐的,说实话还不如直接爱优腾来得更直接。但是有了NAS Tools,这一系列操作就变的非常的简单了!
NAS Tools按照作者自己的说法,它其实是一款NAS端的媒体库资源归集整理工具。简单理解,它其实就是整合了多个应用(套件)共同协作来完成我们前面需要的整套观影体验,而这些应用只需我们在首次使用的时候配置好,以后无需再次配置。
配置好NAS Tools之后,当我们再想看某一个影视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微信,或者NAS Tools应用本身直接搜索,它会自动帮我们找到所有可用资源,找到之后我们直接点击下载,然后下载器自动开始下载,下载好之后媒体工具又会自动帮我们对下载的资源进行刮削和整理,而字幕工具会自动帮我们匹配到合适的字幕,我们只等下载好之后直接观看即可。之前繁琐的观影流程,在配置好NAS Tools之后,我们所做的也只是“搜索–下载”,就这么简单!
当然,NAS Tools的功能还不仅仅如此!它还支持订阅,热门榜单影视推荐,消息通知,PT保种等,所以,NAS Tools可以说是所有NAS玩家以及影音爱好者必备的影视整理工具了。
不过NAS Tools整合的应用(套件)并不是绝对,也就是说,每个人NAS Tools搭配的套件也并不是完全一样。我今天的教程中是使用了以下5个Doc
- nas-tools:NAS Tools的主程序,它也Web网页端的形式给我们展现各种配置信息,并且给我们提供了各种直观的操作。这里需要说明的是,NAS Tools在之后的2.9.1版本已经不支持BT下载,考虑到并不是每一位小伙伴都会有PT下载站,所以今天教程中使用的是其他影视爱好者备份并分享出来的最后一个支持BT下载的2.9.1版本(再此对这位无私分享者表示感谢!)。
- qbittorrent:这个不用多说了吧,影视下载工具,当然,你也可以使用Transmission,或者Aria2也没问题。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最新的qbittorrent4.6.1版本有BUG,部署好之后我们不能在使用之前的初始账号和密码登录了,会显示“无效的用户名或密码”,所以我们指定部署上一个4.6.0版本是没有问题的。
- Emby:强大的多媒体影音管理系统,用于管理与播放各种媒体和流媒体。我们就是使用它对我们下载在NAS的资源进行刮削和整理,并实现远程播放的。当然,你也可以是使用Jellyfin 或者 plex 替代。本次教程我使用的是@nyanmisaka大佬开发的强化版jellyfin,安装即可支持硬解。
- chinesesubfinder:一个国人大佬开发的中文字幕自动下载软件,整合了多个中文字幕站点提供统一字幕搜索下载功能,可以自动为我们媒体库中的影视资源下载匹配的中文字幕。
- jackett:一款免费开源跨平台的种子检索工具,简单来说它就是给nas-tools提供信息源,并为我们从各大种子站点搜索资源的。
安装
先创建好视频资源下载目录,以及nastools硬链接link目录
version: "3.4"
services:
nastools:
image: jxxghp/nas-tools:latest
container_name: nastools
hostname: nastools
ports:
# 默认的webui控制端口
- 3000:3000
volumes:
# 冒号左边请修改为你想保存bobyai 配置的路径
- /volume1/Docker/nas-tools/config:/config
# 媒体目录,多个目录需要分别映射进来
- /volume2/PT/temp:/pt
environment:
- PUID=${PUID}
- PGID=${PGID}
- Tbobyai Z=${TZ}
# 掩码权限,默认000,可以考虑设置为022
- UMASK=022
# 访问github困难的用户,可以取消本行注释,用以加速访问github
#- REPO_URL=https://ghproxy.com/https://github.com/jxxghp/nas-tools.git
restart: unless-stopped
必须 注册 为本站用户, 登录 后才可以发表评论!